有人问没人买的尴尬处境,该如何促进成交?

2023-1-2 19:28| 发布者: | 查看: 7| 评论: 0

如果你有直接接触顾客的经历,会有很多「异议」发生。异议往往是不相同的,通常大致表现为“恩,让我想想”“产品还不错,但是....”

说出这些话的人并非不想购买,只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建立起一道壁垒。他们恰恰是目标客户。要怎么转化他们,就是今天这篇文章要讲的内容。

看到购物车里的产品降价了,脑子一热就下单了;

犹豫不决的时候,开始跟你聊性价比;

小心谨慎的时候,主动帮忙分析;

等等...等等...

这些情况时不时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想要学会这些技巧,首先就要了解背后的原理。如果用降价,关怀的理由显然无法全面系统地解释这个困惑。

原理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总是会自动化地重复着发生某些行为。

看到漂亮脸蛋的女孩,男生下意识会认为女孩内心也很美;

一想到酸梅,嘴巴分泌唾液;

身边朋友都在大笑,自己也会不自觉跟着一起笑……

这些行为被称为「固定行为模式」。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每一次构成模式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按相同的方式、按相同的顺序发生的。

比如「一分钱一分货」这个认知概念。是因为我们很懒,懒得难以分辨价格上涨的背后原因,只能简单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判断价值。看到价格突然上涨,原先沉寂的心又开始安耐不住地狂欢,觉得这个产品好像——更贵重,更值得拥有了。

而要促进成交,就离不开固定行为模式的运用。

你可以想想是不是? 微商卖的是发财梦,所以晒收入晒提车,让犹豫不决的你上钩;网赚收的是智商税,即使你被骗多次,但是有意无意让你看到「机会」又全然忘记之前的教训。

一、如何成交

不管是网友之间的口碑传播,还是看到各类证明的数据背书,通过页面的展现来提高转化率的。

 1、售前的沉锚 

去厦门旅游的朋友,会特意去厦大校园走走看看,原因是来之前听说厦大是一座依山傍海的美丽校园。这是心理学的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听人说厦大很美,这就已经种下了一个沉锚。

营销中该怎么利用沉锚效应呢?总不能学大品牌投入广告做心智占位吧?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人类天然「厌恶失去超过喜欢得到」。比如这些优惠券短信话术,就比单纯地赠送,更能打动人心。

还有一个做知识课程的朋友,想要做免费试听来提高转化率。我当时的建议是不要做免费试听,要付押金试听。比如100押金,试听后不满意可以全额返,满意100元可以抵200元使用。就这么一个小沉锚,转化效果会好得多。

 2、售中的稀缺 

如果用户有越多的时间思考,那么他做出购买决策的可能性便会越小。我们就得想法设法减少他们的思考时间。

常用的方法是运用稀缺。稀缺是为了制造紧迫感,一般在强调数量或者时间,并且通常伴随着明确的行动指令。

比如延时涨价策略。前100名购买的朋友,只需要9.9元,100名之后99元。

或者是阶梯涨价策略:比如李笑来的《共同成长》社群,年费从 1000 元起步,每 100 人的时候就涨 2000 元,直至涨到 28,000 元/年。

这种价格策略如今被很多社群模仿,一方面可以控制群友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让犹豫的用户迫于压力,来不及多思考就上车。

 3、售后的赠品 

赠品要有价值,准确点说是让人觉得有价值。这样才让处于纠结选择的客户觉得买你划算。

星巴克的杯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赠品。在我们第一印象中,星巴克杯子售价不便宜,我们就需要利用这样的心理特征来做产品组合。 然后上1688几块钱买回来,当作高端联合赠品送。

其次,优秀的赠品还应该具有多看性。

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程度。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看得越多,就越容易记住你的品牌。比如送你星巴克的杯子,喝水时候拿在手里,不喝的时候摆在桌上,对于上班族和学生党来说,一天能看个几十次。

总结

以上的成交策略比较简单,但胜在实用。其实看到现在,你就会发现固定行为模式的常用说法叫做人性。但我为什么不直接用人性呢?因为一是换上专业名词会显得高大上,二是我也在不断着学习和运用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