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你真正想去做一个自媒体,并且立志成为一个行业KOL(意见领袖)的话: 你首先会起一个网名,找一张头像作为自己的logo,持续在自媒体账户和媒体专栏灌注内容,注重自己内容中输出自己观点、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去做传播和推广,获取粉丝和流量,这样整个过程做下来已经具备了把内容当做产品去经营的思路,与产品的分销过程非常很相似。 当你从0到1把自己传播出去之后,再去传播其他的营销对象时,也会得心应手。 其实好内容是跟着人走的,小白刚开始没有办法接触不到优质的人脉,没有一手的内容源头,只能在网上扒各种资料;可能有时候会灵感乍现写出一两篇好文章,但是专业的自媒体必须具备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 这就需要在持续写作之前确定起自己明确的定位,放弃哪些内容,重点深耕哪些内容,最近7天的选题是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很细小的观点,或者说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假设,或者是借助热点出现梳理过往的历史再串联在一起去传播,这些都是目前我见到过比较常见的组稿形式。 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批量化生产深度好文可以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重点关注的创投类互联网行业内容源 我用的App也不多,36kr、虎嗅、钛媒体还有即刻,再就是头条和朋友圈,头条的粉丝和流量都有,5月份我的也被头条评为科技类最具营销投放价值TOP15,朋友圈两个微信也会经常刷一刷,但我发现微信的流量明显下滑了,可能过去几年营销方法论都会过时,新的出路在哪里,目前我只能一个月一个月的总结,保持这种复盘的习惯。 (2)系统研究行业内的上市公司的财报 几个群友特别擅长于财经领域,5月份是一个密集的财报沟通期,58同城、YY、百度、美团、小米、拼多多、京东等发布了2019年Q1财报。一个专业的媒体人一定会看数据,甚至能够看出财报里的“化妆”内容。去年密集上市了很多公司,每个公司每年4份财报就是最好的研究教材,如果你长期关注一个公司的营收数据、组织架构、用户交易额及使用频次等关键信息,每一个季度的财报都在研究,研究100家之后自然会成为专家。一般科技和财经科技领域的内容不是一个用情绪能够影响受众的频道,而是靠行业的深度见解。 (3)明确好文章的标准,并如下三个标准上下功夫 好的文章一定是有标准的,就像美女一样,眼睛美不美、身材是否匀称、是不是有内涵等等支撑起美感,由此分别对应一篇深度文章的标题、逻辑以及观点。具体如何理解呢? 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必须独特并且传神,最好是过目不忘;比如在、百家号等信息流平台上一般适合三段话直接把信息点写出来的标题,而在微信中适合取切中文章意思的短标题。另外标题取了之后再去搜索一下是否与众不同。 行文逻辑的话,我觉得行业评论一般3个部分或者三个章节是比较合理的,一般4个部分论述的话超出人的脑容量很难被记住,而只有一个部分又会显得有点啰嗦没有充分展开;只有三个部分适合作者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所有数字中“三”是最具有哲学说理性的,即所谓的“三生万物”。 观点是最考验作者内功的,如果观点实在是新颖独到可以完全减低到前面两者的因素对文章的影响,一篇真正的好文章能让人产生灵魂触动,甚至改变人的行为。看起来科技领域的作者越来越多,但能够输出深刻洞见作者依然凤毛麟角,大多数都处于“伪深刻”层面,经不起推敲,不过很多文章停留在表层事件传达上套用一些深度的样子也能侥幸被发表,但持续就很困难了。能输出很独特深刻的观点前提是作者对互联网行业非常了解,有过不少于1万小时的实践,这个时候写作技巧都是多余的。 写自媒体文章不等于做记者,记者是追求客观的,自媒体是追求个性化表达,类似报社和电视台的(特邀)评论人角色,素养要求不比专业记者低。 很多内容主要是以信息量大的采访和观点鲜明的文章为主。信息量我是学不来的,但观点却可以学,一般遇到观点深刻的文章我会仔细读三遍以上,甚至假设自己是作者能不能写出同样境界的文章; 如不认同的文章,也有写一篇反驳的冲动这样也可以输出一篇好文章;再就是含金量较大的内容就是创业者对话、大佬谈话内容,以及经典书籍中系统的观点,这些也是可以构成激发观点型文章的写作来源。 【三】总结适合自己“刻意练习”的写作模板 很多人对写作有畏惧,其实我每次也有这样的恐惧,特别是自己要求篇篇出精品的时候,遇到一些特别难写的选题时,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一想到这个“难受”状态是初学者的同性,不如把自己当做一个小白,去总结写作的经验。 做自媒体不一定要当作家,天赋不是最主要的,《刻意练习》里面有一个观点说,那些天才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断进行高强度训练形成直觉式反应的结果,因此如何才能刻意训练自己对写作的感觉呢? 我自己一直在总结各种商业写作的模板,并在这些模板基础上做灵活的调整,在遇到不同的文章类型时会使用不同的模板去提升写作产出的效率,这样保证我能写出不重样的东西,并兼顾了传播的节奏。 大家也可以有意识的总结一些模板,可以从自己以往写作出的满意稿件中总结,也可以去看看一些营销大V写的公关稿件的套路;也可以去研究经常写行业评论的大V中找到一些思路和方法;只要你不排斥这些,努力去研究这些文章,会发现很多商业秘密。 而只要真正把写作范式调整至行业评论文,以及媒体文章的模子里,才可以彻底摆脱企业新闻通稿、营销吹水文以及逗逼文风的影响,开启行业观察家的旅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