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用户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你就必须抛出一些足够吸引他们的“诱饵”,诱饵又叫利益点,即让用户上钩的戳中“为什么参加活动”的原因。以下就来分享6个诱饵,让你的活动更加火爆。 一、物质激励,让人觉得有利可图 这点很好理解,电商网站一到做活动就会放各种优惠券,满减、折扣、满xx送xx、原价xx限时xx,巴不得把整一屏都写满参加活动可以获得什么福利,虽然最后也算不清能减多少钱,反正就让你觉得不参加就错过了很多。 一些大手笔的金主爸爸做活动,一上来就说送出x个亿,实际上按照概率获奖微乎其微,但是看起来大气,诱饵足够丰厚,如下图所示:分享送10亿元现金,仔细一看才5~100元,作为活动操盘老手,一看就知道大概率只有5元的份。 二、营造情绪,产生共鸣 如果把“活动”比喻做一个哑巴,虽然他不会说话的人,但是他能用表情和肢体表达出来他的想法和感受,而且在他想强烈表达的时候,他的情绪传递的特别猛。这个时候,活动的情绪就100%的让对方感同身受了。营造情绪可以送以下3点着手: (1)制造焦虑感是一个最近几年常用的手段,老词新解“油腻中年”一词瞬间戳中了很多80后、“逃离北上广”戳中了大批纠结在北上广的奋斗中青年。用的最上手的当属知识付费,在大家都很焦虑的时候,给出一个方案,快速解决焦虑问题。 比如以下图,“公众号今天发什么,日更选题每天都抓瞎”,新媒体运营小编应该很有共鸣,随之给出一个解决方案:一份新媒体选题秘笈、10年文案老司机现身说法,正在被每天发什么困扰的小编估计恨不得立即扫描二维码看一看了。 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也是同样的制造知识焦虑感,给出解决方案:加入有书共读计划,每周共读一本书,一年轻松读52本。 (2)打感情牌,让你哭让你笑 感情牌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同事情、邻里情、陌生人情,甚至是人与动物、事物的感情。 此类打温情牌居多,比如网易严选在重阳节做过一个“每个老人都曾是孩子”的主题,以我想让他们再变回孩子,分别从”帮他们找回青春的模样“推荐老年人服饰用品、“带他们去故事里的远方”推荐生活收纳等用品,“为他们做一顿‘儿童餐’“推荐餐具等用品,在电商APP活动中当属小清新。 温情牌走得人很多,如果没有特别有心,也容易让人感觉腻,所以叙事的的角度要有新意。有些感情牌走的是怀旧方式,比如:网易新闻x哒哒合作的“成年人不敢打开的童年”,选取了童年的经典记忆,用黑白手绘3d立体展现的方式,配上经典背景音乐和台词展现: (3)激发保护欲 每个人都有孤独,同时,每个人也都产生过比自己弱小事物的同情怜悯情绪,进而激发保护欲。 举一个也是刷爆朋友圈的公益广告“腾讯公益小朋友画廊“,如果是普通小朋友的画廊,肯定不会形成很大范围的传播,正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群小朋友不一般,而且参与者的一点小小小举动就能帮助他们实现欲望,原本潜藏在内心的保护欲很简单就被激发出来、转化成行动。 三、满足自恋,每个人都有小九九 第三点也是很重要且常用的诱饵。几乎每个人在自主转发或发布朋友圈的时候,都会潜意识的营造自己希望表露的一面。 前段时间流行的网易云音乐荣格心理测试,其实不论哪钟人格都是“夸赞”,智慧、善良、纯净、坚韧、真实、温暖、慷慨、正义、勇气、不羁、伟大、传奇、热血、热忱……看看都觉得很完美对不对,所以不论是哪个人格,转发朋友圈都在述说潜台词:我很棒、我很优秀、我很美(很帅),快看我! 四、激发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一个社交APP、社区、社群常用的关系,比如微信的每日步数,有些人对此就很热忱,时常达10000步以上,要是哪天占领了朋友圈封面这感觉应该很不错。 最近我加了一个每日读书群,每天都会更新每日读书情况,也是同理。“别人都在坚持,我也要坚持,某某人坚持了XX天,我可不能输,今天我又打败了XX人“,都是会在内心轮番上演的潜台词。 支付宝账单是激发竞争攀比意识的典型案例: 五、有趣 这个有趣说的是活动本身玩法很有趣,同时也包含参与人本身的审美(本人很有趣)。第一届戏精文物大会,新颖的表达手法、流行的段子,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转发,同理还有各种鬼畜故宫创意h5都是此利益点,转发的同时也在表露本人关注时下流行元素、有趣、玩得开。 六、明星效应 明星效应还包括名人、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粉丝量的kol,用主角的自能流量为活动创造话题和参与热度。这个只有大品牌玩得起,预算有限看看就好。 说完了6大诱饵,再来说活动形式玩法,这点谨记遵循2个要点: 一、自己都不想玩,就别上线 如果这种活动形式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不想参加,那就别逼迫用户参与活动。 有意思的是,作为活动运营抽奖之类的是本人最不屑的玩法(因为觉得很没技术含量),但是用户倒是几乎都买单,大概是因为抽奖都是概率中奖,而概率性又带有点“赌博”的心理性质,而且参与方式极其简单,所以玩一下玩一下逐渐就上瘾了吧。 概率性抽奖包括大转盘、砸金蛋、老虎机、翻翻乐、掷骰子、娃娃机等,底层逻辑都是概率抽奖。 二、自己人都玩起来费劲,就再想想 用户只会更懒、更挑剔、更没耐心,如果活动形式玩法设置的太复杂,参与过程或领奖机制太麻烦,自己人都得停下来琢磨琢磨,想一想怎么玩,那就要考量下这个活动机制是不是得优化优化了。每个步骤都是一个漏斗,关系着用户的体验,影响着活动漏斗转化。 曾经做过一个连续签到的活动,第一次做的时候第三天连续签到成功才可以获得XX礼品,当时觉得才3天,用户冲着奖品都会坚持吧,但是发现有XX%的用户在第二天就流失了,连续签到7天的用户流失就更多了。所以第二次优化的时候在第一天就设置成可以获得XX奖品,给用户一个奖励。这样,到连续签到3天的就只多了1天,留存就上去了。 总结: 想要用户参与到你的活动,你就必须抛出一些“糖果”作为诱饵,让用户从中得到一些“甜头”,从人性入手,一步一步将用户引诱到你的活动中来。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附上出处和文章链接!未按规范转载者,新媒之家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媒之家立场 创业不易,新媒之家助80%草根创业者成功创业! 快去下载新媒之家APP,你要的知识、人脉、资源、工具都在这!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