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5年的运营,你的成长却远不及一个运营新人?

2022-10-14 03:54| 发布者: | 查看: 16| 评论: 0

 
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
 

最近,一个BAT的朋友向我吐槽在公司已经做了5年的运营,但是最近的一次内部晋升却失败了。最让人郁闷的是被提名的是一个刚工作两年的90后小朋友。但是,我其实很能理解这个事实。

因为,互联网在充分赋能每个个人的同时,也同样在加速放大每个人的能力。这早已不是一个看资历的时代了,别人的工作经验虽然短,但是自我迭代的速度可能比你快十倍。

就运营这个领域来讲,也同样如此。核心是你对运营理解的层次已经决定了你能走多远。针对我朋友的困惑,我借助了多元思维模型,画了下运营域的能力层次模型,希望能够帮助他精准的定位现在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鸟哥笔记,职场成长,有思想的芦苇,工作,运营规划 ,成长

 一、运营套路

大部分刚上手的运营新人,一开始都希望能迅速学习一些能够上手的运营套路,因此在很长时间也都停留在这个层级,进行譬如“点”状的思考。

比如提到拼多多,大家都以为它主要是靠裂变拉新来获得增长的。因此也希望立刻在自己的产品中引入裂变的方式来驱动业务的增长。又或者看到淘宝、支付宝这两年在下沉三四线城市,仿佛这波红利不抓住也会马上消失,于是乎也积极探索在三四线城市的增长潜力。

这样做带来的直接结果,从外部来看可能会因为诱导下载被微信给封杀,对于企业内部,更致命的是,如果没有搞清楚你的产品所处的增长阶段,即使引来了大量的用户,但是都留不住的。流量在产品没有确认是否能给用户带来核心价值的时候,就好比是一种毒药,加速了你的业务的死亡。

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停留在这个阶段呢?我猜想,大概是因为易上手,且不需要你过多的思考(不要忘记,人性都是懒惰的,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因为随着市场上渠道的红利,或者某种技术周期的红利,总有这种好的运营增长案例涌现出来。如果你能轻易的复制到你的产品上去,为什么不去使用呢?于是乎,看别人在做激励,撒钱给用户。自己也做同样的事情。别人在产品里面引入游戏化来拉升留存,种果树。自己也照葫芦画瓢,养个动物啥的。

这样做之所以不可行,主要是因为在没有理解运营的本质和一些方法论的边界的时候,病急乱投医反而容易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二、运营方法论

随着运营这个领域在国内的发展,加上国外增长黑客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人们也开始逐渐总结和提炼运营的方法论,在“线”的层级进行思考。比如AARRR增长模型,或者RARRR增长模型。

于是我们对运营的理解开始慢慢的进化到了下一个层级。就是对这个运营框架的思考。有了这个全局的认识,能够更好的在方法论层面指导我们如何去利用各种套路。

比如,如《增长黑客》的作者肖恩所讲,产品增长的前提是达到PMF(产品市场匹配),也就是产品本身从长期来看要能够给用户带来核心价值,否则再快的增长也是没有意义的。

理解了这个增长的边界后,我们就根据用户生命周期把运营的职责大概划分为拉新,激活,留存,变现和裂变传播五个阶段,统称为AARRR模型。这套模型即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实际如何进行运营我们的产品,同时也是指导我们如何搭建增长团队的依据。

可是,理解到这一层就算对运营精通了吗?

在我看来,还远远没有。这顶多说你只是一名合格的运营人员。

三、思维模式

即使有了运营方法论,有时候你还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比如,有次我和朋友探讨要如何做好留存这个事情。事实上,留存只是结果。就好比你要减肥,不能只说每天就跑步就可以了。要分析自身,哪些因素导致你的肥胖然后对症下药。

运营也是如此,如果要提升留存,就要找到它的因变量。这里抛开产品应该首先带来长期价值不讲,影响长期留存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的激活,早期留存和召回。

拿早期留存来说,如何提升用户的早期留存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会首先想到留存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让你的产品被用户记住且有动力使用的问题。如何被用户记住呢?有没有什么理论是研究用户的记忆是如何“留存”呢?这里,我想到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其实心理学家早已对用户记忆的问题有了研究,我们只要把研究成果应用在运营实践上就可以了。具体就是两个关键词:重复和连接。

鸟哥笔记,职场成长,有思想的芦苇,工作,运营规划 ,成长

重复就是要在用户的早期在不同的场景下尽可能频繁的去提醒用户。我们可以通过短信触达,app通知和用户刚开始接触用户要求用户设置提醒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为什么很多产品一开始会要求用户每日签到领奖励了吧)。其次,就是建立你的产品和用户生活场景的连接。

同样,在如何触发用户对产品产生行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福格模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了解下。这里,总结一下,我希望强调的核心是,当我们能够在认知上更往下沉一层的时候,能够通过一些理论、思维模型去思考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可靠且可落地的线索。这个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面”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思考的宽度自然会比上一个层次更广阔。

四、底层原理

如果再往下挖,挖到最底层的话,那就是来自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这也是查理芒格所推崇的,通过这种有各个学科的基础所构成的多元思维模型,来进行跨学科的攻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经常提到的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本质上就是还原论,如何把事物进行层层拆解到最小颗粒度,然后再通过重构从而带来质的改变。对运营也是一样的。运营的一个核心技能就是会拆解。

如果你希望达成你的MAU或者DAU的指标,核心就是能够把这个公式逐层拆解。比如MAU等于这个月的新增,上个月的留存和召回减去上个月的流失。把一个关键指标拆解成若干二级指标,然后再把二级指标进行层层细分,进而你就知道如何通过在业务上某个点的操作,理解它如何对业务的全局产生影响了。 

五、总结

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

阿里巴巴有句话叫“借假修真”。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结果,更要重视自身对知识的沉淀和思考。能够提炼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并从底层原理上思考为什么这样会有效。越在思维的底层,你的价值也就越大,你比别人在认知上的迭代速度也就越快。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看他学习或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能够通过掌握思维模型和底层原理来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这个时代,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是靠岁月去磨练的。

卡卡:每日更新,免费分享收费资源资料来源网络或投稿,非卡卡观点切务轻信与充值!
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关键词项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