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社区时最后悔没做的四件事

2022-11-16 06:53| 发布者: | 查看: 8| 评论: 0

从一窍不通到后面的沉寂的不甘心,最后悔的是没做这四件事。
 

本文仅纪念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有美好愿景的社区平台。

 

15年的时候我加入了杭州一个本地的社区创业公司,从加入时的一窍不通到后面的沉寂的不甘心,最后悔的是没做这四件事。

 

第一件事:内容的积淀和再次分发

 

当时社区里有很多有价值的帖子产生,说到这里,先来说说如何让社区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吧。产生有价值内容的有两个点:一是初始用户的选择,二是产生内容的引导。

 

社区一开始的时候引入的是有“技能的小区用户”这使得初始社区质量非常高,同时后期大范围用户导入的时候,地推把控非常强大,使得导入的用户相对优质。内容引导,首先寻找是社区主题下有价值的具体突破点,比如我当时做的是邻里社区,总结归类一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邻里互助贴;

2、小区公共事务通告;

3、感情八卦贴;

4、闲置买卖贴;

5、母婴交流;

6、宠物交流贴;

7、美食交流贴 ;

8、其他兴趣交流贴;

9、广告贴。

 

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呢?我认为可以拆分几个角度来看:

 

1、用户关注度 ;

2、符合社区主题的 ;

3、可复制的/发生频次高;

4、有实用价值的;

5、关注用户的密度。

 

 

 

图一.jpg

此打分只是根据仅有的记忆来做,可能有误,并且同类型具体内容也会有偏差,仅为一个判断辅助。

 

通过这几个维度的打分,分值越高的自然越需要被推荐。当时就是用简单的push、置顶、集合编辑等手段不断给用户展示,相当于做了一个范例,后面就会神奇的不断产出类似内容。同时不断清理垃圾内容,查封垃圾账号,维护整个氛围。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时候闲置贴大量的出现,导致了优质客户的流逝,后面改版闲置单独一个入口后也救不回来了。同时对广告贴的过度打击,导致了部分正常用户的流逝。

 

但我遗憾也是最难受的一个问题是:有价值的内容在被运营推荐后,无法沉淀。

 

其实后期也有做过类似的尝试,比如求助过的信息积淀成小区信息百科,但终究有些迟了还没有机会完善,就结束了。

 

再回到一开始,当时不能沉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当时搜索技术没有搭建完善;限于区域无法更大范围透传;无法直接转发到别的渠道.;缺乏自动推荐机制……等等。

 

但纯运营角度,其实可以做的更好,并推动产品发展。比如按区域以时间或者内容类型为维度做集合,并同时做一个简易的类似黄页/导航的H5页面,把所有的推荐做一个导航页,并附着在每个页面最后。相当于自己搭一个简易的精华内容导航网站,这个页面基于他本身的高价值,一定能够不断在小区群地域群里被传播。

 

我后来在进入另一家公司后做内容,用这样的超链集合就发现能不断带来流量的二次利用和再传播,二次利用率好的时候可以到达20%。

 

虽然这都是过渡方案,但只有这样做了,尝试出方向和数据,才会更好做出优质内容沉淀方案。

 

既然已经讲到了流量,那我就来说说第二后悔的事,关于流量。

 

第二件事:流量的引入

 

当时的用户大部分来源于地推,非常缺乏有效的线上的流量入口,当时做过非常多的尝试,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导致一直是无源之水,并且再次召回很难(我们当时试过短信召回,这个坑下次有机会再细说)

 

从产品上来说,最可惜的是没有做内容(帖子)的转发机制,当时的帖子不是H5的形式而是结构化的,这导致后期不能做直接转发(由于不懂技术,此处为我的瞎逼逼)。很多帖子都非常适合转发小区业主群,而小区业主群又是我们最想要的流量节点之一,真的非常可惜了。

 

而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最可惜的是我们居然没做外部价值内容分发!!!!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等自媒体,特别是有本地板块的,其实如果都申请一个账号,把上文中有价值的内容发上去,自然流量是肯定有的。

 

这个在相当后期的时候,曾经试着做过这块事情,当时微博的阅读量增长速度相当之快,今日头条也有了点苗头。只可惜后期帖子内容质量和数量都下降了,并且公司又转了新的重点,这件事情无疾而终了。

 

不过短暂的经验中,我摸索出站外分发,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是:1.有流量节点:比如寻人启事发布后,各大本地官微和地方大V都会帮忙转发。2. 有用户密度:比如寻物就很少有人转发,因为距离稍微一远就无效了,别人转发也觉得和自己无关,不如站内效果好,但可以偶尔发布刷存在,填充内容。 3.该事件能持续发生,形成多次印象和连续感受。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符合社区调性,先分析你要的是什么用户,别把非目标用户招来。

 

这个时候再看相关的内容:寻人,这样的事件可遇而不可求,虽然效果很好,而且价值很高,但发生概率很小;育儿问题讨论,类似问题重合度高,缺乏相关流量节点;小区公共事务,部分事务范围太小,引流不明显……当时效果最好的是:寻宠!因为大部分城市都有公益组织:动物保护协会。以及本地的萌宠微博,只要@类似的微博,用户转发量和阅读量就能快速增加。并且发生概率较高(发情期杭州一天能丢三只萨摩耶!)当然这是我短暂尝试里发现的一点规律,并不是非常完善。

 

如果让我再做一次,我可能会用寻宠类似的内容做自然引流,用小区互帮互助的案例尝试买流量,虽然早先的时候有非常漂亮的类似主题的海报视频,但那更像是品宣,而这些实际的案例快狠准,简单粗暴,打动人心。

 

图二.jpeg

 

而且我相信,这和微信群是一个互补,而非给微信导入更多关系流量(当时最怕的是用户聊好了,就组微信群去了)。覆盖性、信息有序性、私密性等等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优势性。

 

第三件事:社区自运营的建设

 

看了以上的内容,有社区运营经验的旁友,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怎么看起来都是强运营?没错,当时相当缺乏社区的自运营机制,内容都是feeds流的形式呈现的,并且一开始只按时间,其他权重全部没有(不管是帖子还是其他的内容)。到了比较后期才加入了频道和回复这两个维度。

 

当然过程中也尝试过一些东西,比如类似微博话题的标签内容集合,但是由于缺乏类似微博热搜榜的中心流量区存在,加上教育成本相当的高,而且使用的人少,慢慢这个功能就废弃了。

 

也曾做过一个功能叫“紧急求助”用户只要成功发布这个版块的内容,就会自动push某个范围的用户。但由于没做用户分级,使用门槛太低导致还是需要运营强干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自运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优质内容的自我浮现机制。例如通过浏览,回复,点赞等多个维度的计算,自动浮现高热度的内容,这个时候有价值内容就能自然浮现,低价值的内容就会自然下沉,提高社区内容的质量。

 

这个时候需要第二点:规则的制定。因为不是所有火的帖子都好的帖子。当时存在着审核机制,所有的内容都是会被审核小组审核的,但审核的规则却不太透明,造成了很多正常用户的流失,这个时候错的不是审核,也不是规则,而是规则的不透明。传统PC的社区一般都会有对应的公告栏,我比较欣赏的是 B站和虎扑这样的,答题注册,这样在一开始就强制用户了解了大概的规则,更容易形成社区良好氛围。当然这样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增长率/活跃率这些一个不小心就挂了。

 

但后来我做了多次社群尝试后,我愈发明白规则的重要——虽然社区社群两者有些区别,但还是非常相通的。门槛越高已有的用户就会越维护这个组织,活跃度上升,流失率下降,只要初期能稳住,留下的都是你想要的。并非说答题注册是最好的,只是一个有效的规则和门槛建立,非常重要。

 

第三点:用户等级的建立。当时我们其实有很多的热心用户,加之以小区为单位形成的社区天生就有边界性,而且还有业委会等天然原有组织的存在,删帖禁言等等社区管理权限其实都可以下放,只要制定一个较为宽松的总的规则,而具体细则由他们因地制宜会更好。同时上文提到过的紧急通知放权给部分人,我相信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实也模模糊糊有过这样的感觉,很早的时候凭感觉,在北京小范围差异化运营不同区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回到杭州后曾推行过一段时间的片区化运营,就是根据每个区域的特性来做不同管理。但是由运营来做,一是数据分析的,永远有偏差。第二是这样运营永远无法规模化。当时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觉得好似对又哪里不对。结束后才明白,不是事情方向做错了,是方式有问题。

 

第四件事:自我总结和反省

 

那个时候的我还太年轻,做事不顺畅的时候,抱怨更多,而自我反省和努力更少,在不知道如何发力的时候,也曾消沉过。现在回顾,当时实在还有太多太多可以改变可以弥补,在今天看来着实遗憾。

 

这是我做社区时最遗憾的四件事,狂风落尽深红色,只希望未来的你,能看见绿叶成阴子满枝。

 

卡卡:每日更新,免费分享收费资源资料来源网络或投稿,非卡卡观点切务轻信与充值!
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关键词项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