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三狼创业 坦白讲,在产品过剩、创意高度重合的今天,大多数销售的工作都越来越难做了。 开发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想去动别人的“蛋糕”,然而没有人会主动把“蛋糕”送给别人。 但是,新手销售员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于激进,一味的去追求开发新客户(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公司的销售管理理念),而忽视了去维护已有的老客户。往往一旦和客户达成了合作,这个客户就像被淘汰的玩具一样被我们撇在了一边。 “Companies can boost profits by almost 100% by retaining just 5% more of their customers.” 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里,两位专家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即获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 如果我们能善于在老客户身上去发掘更多的价值,毫无疑问会让我们的销售工作变得更轻松。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和我们的老客户打交道。 1、保持对老客户的拜访频率 很多销售有一个习惯就是,成交了,就再也不去拜访老客户了。 懒惰只是很少一部分原因,大多数销售的想法是:不知道去那干嘛,不知道和老客户聊啥,怕去打扰老客户让人厌烦。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原因,那恐怕你要认清这样一个现状:让老客户之前下决心购买的主要原因是对产品的认知,而不是对你的信任。 有时候我们销售的商品生命周期很长,也许客户购买以后,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再找你采购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客户继续做朋友。 之前的文章我们说到“我们为什么会时不时去拜访一下客户?目的就是让客户知道我们的存在,知道要买东西找我们,保持存在感。” 同样的,当客户的同行朋友要买东西的时候,他也会征询同行的意见,这个时候客户转介绍的机会就来了。 2、客情短信、邮件给老客户也发一份 人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客户也不例外,尤其是成交的客户。尽管采购是他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买你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为了帮你的忙,但潜意识中、他还是希望你能感谢他。 所以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一旦成交就再也不理会这个客户了,我想客户的被利用感应该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生意,很有可能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所以逢年过节,亦或是客户的生日等重要节日,我们别忘了为老客户送上一份真诚祝福,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以朋友身份相待,而非纯粹的生意往来。 3、电话沟通 现在大多数人交流都是微信,很少电话。如果你能和顾客有电话交流,有没有收到货,一周后再询问一下使用情况,是不是要比其他人要特别一些呢?根据产品的不同,在同一城市的,还可以上门服务,讲解如何来使用,有什么权益,把产品价值最大化。你总是为顾客着想,顾客是会感受到的! 4、关注顾客的朋友圈 每个人的微信通信录有星标功能,就是来做这个事情的。把自己的顾客都打标,每天花60分钟去关注顾客的朋友圈,没有任何借口,必须去做。 用心点赞评论,学会会夸人,用上FFC法则:Feeling:感受 Fact:事实 Compare:对比 举个例子,看到顾客发了一个孩子的照片。常规夸:你家宝贝好可爱! FFC夸:看见你家宝贝的笑容,我心都融化了,让本来有些疲惫的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5、送惊喜 顾客的生日,是必须要送礼的,如果能附上你自己写的祝福,是不是既温馨又让顾客记忆深刻呢? 各大节日,少则短信,多则红包! 6、线下活动 可以说是给自己顾客的增值服务,一些对产品不感冒的顾客,在线下活动听到爱用者的分享后,说不定就在你这里下单了。 还可以组织顾客户外瑜伽,大人孩子的读书会,做雪花酥,月饼…既可以让老顾客的分享影响新顾客,增加新顾客对产品的了解,还可以增加你跟顾客之间的粘性。 7、因人而异,投其所好 在上面我们说到,有些客户纯粹是对产品的认可才和你做成了这笔生意,那这样的客户,我们与之在心理上的距离恐怕是有点远的,很多销售员因此不敢或不愿再去与客户进行交流。 在我看来,这样的客户一旦成交,反而是拉近感情最佳的时刻。 因为成交后,客户对我们自然产生了一份信赖感,尤其有的产品对售后的要求比较高,客户考虑这些自然会对我们更加客气和信赖,此时销售员应该趁机去弥补之前不深的客情。 多了解客户,是致胜的法宝。有的客户喜欢聊专业,有的客户喜欢聊娱乐;有的顾家,有的爱玩;针对不同的喜好,我们有不同的方法去一一对应,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之,在这种时刻我们要去努力的获取客户更多的信息来做好客情,才有未来客户转介绍的机会。 很多人都知道寻找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护老顾客的5倍,可还是没有认真去对待。想要老客户转介绍,首先你的产品质量要够好,口碑要好,效果要好,总之只要用了都觉得好。要不然我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白搭。 其次,还需要你的服务够好,和老顾客的关系好。要不然,这么多人做这个产品,为什么我要选择在你这里来买?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同行做到的你要做到,同行做不到的你也要做到,形成你独特的个人路线,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简介:笔者为创业导师,《建瓴营销互促会》发起者,资深营销人。本文为作者原创,有收获,请加关注;创业无坦途,你关注的不是我,是你“拨云见日”的希望和“飞扬跋扈”的梦想』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