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今日头条」的不与巨头站队,滴滴出行的投资方列队里可是曾集齐了 BAT 三大巨头——自己得到腾讯支持,先是合并快的打车而拥有了阿里巴巴的支持,之后收购 Uber 中国而收揽其投资方百度。如此豪华的背景加持之下,现在的滴滴早已无法只通过自己的生产创造而支撑估值,它早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投资布局。 一、核心:稳固「出行」这个天下:随着快的打车和 Uber 中国被滴滴并购,国内打车市场群雄割据的状态也宣告结束。一将功成万骨枯,滴滴出行很幸运的走到了最后。在投资并购方面,出行市场依然是滴滴整个业务版图的重中之重。2015 年 9 月滴滴收购考拉班车,由滴滴巴士接管运营。 另外,程维本人为实时公交 APP「车来了」的股东之一,该产品可以检测公交到站的时间以及公交路况等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并购整合和业务扩张,滴滴的出行业务已经囊括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公交、代价、试驾、租车,甚至是企业用车。2016年下半年和今2017年上半年的风口——共享单车,作为交通出行领域的一大重要板块,滴滴自然不会错过。 共享单车作为 3 公里内的短途出行方式,正好可以补齐滴滴缺少的一块木板,形成完整闭环。滴滴最终在众多单车中选择了 ofo,这与双方背后的投资人结构也许有莫大的关系——这两家快速崛起的公司中有一批如王刚、朱啸虎等相同的投资方。滴滴在 ofo 的 B 轮、C 轮、D 轮融资阶段连续加注,据《财经》杂志统计,目前滴滴占 ofo 30% 的股份,并且在董事会有两个席位,这也让滴滴在 ofo 里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实际上,随着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滴滴的出行业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用户多了一种更经济环保的短途出行方式,这使得滴滴在 5 公里以内的订单量大大减少。 二、到海外去征战:东南亚、印度、巴西和美国:在滴滴出行吞并了国内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Uber 中国,稳固了国内出行市场老大地位后,其布局国际市场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 2016 年 10 月《华尔街日报》主办的 WSJDLive 全球科技大会上表示:「滴滴着眼于全球布局,国际化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滴滴将向中国以外的市场扩张,夺取全球份额。」当年的 Uber 在滴滴的后院放了一把火,而现在的滴滴出行反将一军,将战火直接烧到了 Uber 的老巢——滴滴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第二的打车应用 Lyft 的 E、F 轮阶段,连续下注。 同时在 2016 年 4 月 12 日,滴滴出行与 Lyft 完成一期产品打通,「滴滴海外」正式上线,中国游客去美国游玩,即可用滴滴出行 APP 呼叫到 Lyft 的运力。另外,滴滴出行还投资了东南亚地区的领先出行平台 GrabTaxi,印度规模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 OlaCabs,以及巴西最大的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 99 Taxis。而早在 2015 年年底,滴滴、Lyft、Grab、Ola 四方就曾联合对外宣布将通过建立共享出行全球合作框架,四方打通产品,为中国、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的国际旅客群体提供无缝出行服务,覆盖全球 50% 的人口。 三、投资饿了么?曾计划涉足外卖配送:2015 年 11 月,滴滴出行战略投资饿了么,宣布将与饿了么就配送业务进行全面合作,合力搭建「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加四个轮子的汽车」的「2+4」同城配送体系。 双方都试图在彼此所在的领域有所突破,并计划将合作扩展到快递、商超、生鲜等领域。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战略投资消息之后,滴滴与饿了么之间的合作就鲜有动作传出,并且我们从市场上也并没有看到有滴滴的司机去送外卖? 倒是美团于2017年 2 月 14 日情人节当天,在南京高调上线了一项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在美团 APP 里打车。这不是美团和其它网约车公司的合作入口,而是美团自己运营的约车服务。在滴滴战略投资饿了么之后,美团则是将战火直接烧到了滴滴的核心业务。 四、每日巨额交易而引发的金融业务投资:滴滴除了在出行这一核心业务上巩固市场地位、扩大布局外,当然还需要去拓展其他配套服务,以期形成自己的生态体系,否则如何才能撑得起 500 亿美金的高估值呢?而金融服务很自然的成为其投资版图中的一块核心。 国内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有金融方面的业务,BAT 三巨头自不必说,像京东、网易、360、乐视、小米等,也都在下注金融业务。从滴滴背后的投资方来看,除互联网巨头 BAT 意外,还包含了招商银行、中信产业基金、平安创新投资基金、交通银行等有银行背景的投资方,另外还有中国人寿这样的保险集团、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先行者蚂蚁金服等,这也为滴滴之后拓展金融业务,展开战略合作提供了条件。早在 2015 年 5 月,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与 P2P 平台点融网共同宣布「余额生息功能」上线,推出行业内首个「会赚钱的账户」,年化收益率达 14%。一号专车方面表示,这是为一号专车用户定制的专享互联网理财产品,让用户的沉淀资金活起来。 在2016 年 3 月,滴滴出行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其股东为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 亿人民币,法人代表为滴滴创始人程维,经营融资租赁、担保等业务。这也标志着滴滴正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2016 年 8 月,滴滴在其手机 App 端的试驾商城中推出了其分期购车产品「滴分期」。 在2017 年 3 月,有消息传出,滴滴出行将全资收购持牌支付机构一九付,以获得支付牌照,交易价格为 4.3 亿元。不过交易双方当时均否定了此条传闻。 五、与车最近的滴滴,不能无视对「无人驾驶」的技术投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领域因为有着巨大的行业前景和想象空间,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谷歌、苹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是特斯拉、通用等汽车厂商,又或者是 Uber、Lyft、Grab 等出行服务商,都将无人驾驶视为重要战略。滴滴出行也不例外。2016年年底,滴滴在硅谷成立无人驾驶研究室。 其高级副总裁章文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滴滴主要做无人驾驶辅助技术,用于提高司机驾驶安全。但是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无人驾驶方面,滴滴目前的战略级别和投入都并不高。 由于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非常大,而滴滴在其他业务方面是否已经盈利仍然受到很多质疑,因此其无法抽身去烧钱和这些大玩家竞争。当然,资本方肯定也是看到了滴滴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可能性,才会给予它这么高的估值。但是滴滴要讲好这个故事,还得一步步落实下去,否则只能沦为「巨婴」。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