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PGC才是平台重点

2022-11-29 13:00| 发布者: | 查看: 5| 评论: 0

抖音的前身是 musical.ly,这款音乐短视频软件凭借其潮酷特质和模仿表演形式,在美国受到了年轻用户的热捧,也捧红了一批新网红。今日头条几乎是像素级别地复制了这款软件,将它引入中国。

抖音是有门槛的,虽然只是一个短短 15 秒的视频,不少用户在视频介绍里都写到,要录了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抖音:PGC才是平台重点

15 秒。有的用户在视频里换了 5 、6 件衣服、3、4 副墨镜,还变换了 2、3 种妆容,拍摄的背景有时还从家里换到了学校、从商场到马路上,甚至换了一个城市。

但不是每个用户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来录视频,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策划制作一个视频。于是,在用了一段时间的抖音后,我明显发现,即使运营方不断地增加音乐和新话题,但抖音上近半的视频内容都在互抄创意点。

优质内容永远都是少数,生产好内容同样需要成本,拥有制作资源的头部用户容易受到推荐,获得关注,最终坐拥粉丝数十万,成为新晋网红。伴随这种情况的,是大量的普通用户被淹没,难以收割粉丝。抖音虽然支持 UGC(用户自产内容)产出,但显然由于其门槛性,PGC(专业机构生产内容)才是平台重点。

抖音如今经常上热门的用户已经出现重复性,且点开这些用户的主页,还能发现他们多数原本是微博红人或是已有不少粉丝的主播。网红从一个平台玩到到另一个平台,从微博到直播,再到抖音,他们继续积累新的粉丝,而抖音或也将因此成为下一个网红集散地。

抖音虽然突破了视频工具 app 的限制,但通过话题引导,鼓励用户参与或发起一项音乐模仿活动,这并不能让抖音拥有强社交性。

抖音:PGC才是平台重点

抖音是一个弱社交中心多元化的产品,它将用户评论折叠,不鼓励用户和视频主间的互动,更倾向于由视频制作者向关注者传递信息。在这点上,抖音和微博是相似的:专注于不同兴趣点的博主发布信息,大量粉丝追随,相比粉丝关注度,信息或视频发布者和粉丝间的互动是轻量的。

微博财报显示,头部用户的视频内容是微博视频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抖音以短视频的形式和与微博相似的多元中心化社交策略,明显在抢微博的网红经济生意。

在微信、QQ、微博垄断了国内社交之后,纵使再多资本都没砸出新的社交巨头,但这种社交渠道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和受关注的需求,但同样的受限于现实,人又需要伪装。

同为巨头,微博最初被用户当做开心网或 MSN 来使用,但逐渐的,在微博成为少部分人的演出舞台后,不少用户选择做沉默的围观者,不再参与微博的内容生产和互动。从这点来说,我们能发现,微博的使用率不足微信。

但在微信承载的社交功能越来越沉重时,也有不少人选择回去微博“唠叨”自己的日常,和部分同样躲在微博小圈子的好友互动。微博的社交功能是尴尬的,因为如今它作为一个让用户公开表达想法的平台,不巧的却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公众传递自我观念的需求。但同时,微博又是幸运的,在社交枷锁之下,它成了一座让人表达真实自我想法的小岛。

抖音:PGC才是平台重点

可惜的是,微博并没有很好的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它属于一小部分人的宫殿。虽然数据显示,微博用户有从一线城市下沉的趋势,但明显的,在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大省,微博用户占更大。

其实在短视频前,今日头条就已经和微博针锋相对了。2018年 4 月前后,头条上线了用户能直接发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微头条”功能,这和微博的基础功能十分相似。UGC 信息流是微博的特色,而头条在加强其社交功能的过程里,无疑在和微博抢用户。

而到了短视频这里,要说满足普通用户表现自我的需求,饱受争议的快手是一个不可绕开的产品。新上线不久的火山小视频,同样也有快手这种倾向。没有技术门槛,每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这里发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火山小视频 UGC 内容的产出十分自然。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客服

客服QQ
微信扫一扫
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