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进入复星之前,丁李就想过自己创业,不过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2017年年底 ,丁李撕掉投资人的标签,投身创业大潮。这时的他已经在消费品市场观察了3年,创业的念头重新涌上他的心头。 在创办美到屋之前,丁李是一名投资人。2014年,他进入复星集团工作,担任娱乐互联事业部的执行总经理。这期间,丁李主要专注消费升级与娱乐文化版块,曾参与过S8、博纳等项目的投资。“那时主要关注韩国消费品与娱乐市场,对韩国的美妆行业了解较多。”丁李说。 这一次,丁李有了较为清晰的方向,他想依托美妆生活品类打造一个平台型的公司。在他看来,电商发展到目前可分为搜索电商、社交电商,以及目前流行的社交+场景电商。所谓社交+场景的模式,就是以实体店为引流工具,将用户引导到微信群,用户可在微信群下单。 “搜索电商产生了淘宝、京东等巨头,社交电商诞生了拼多多,场景+社交还有待挖掘,也有机会再次创造像拼多多这样的公司。”丁李分析。 他还认为,搜索电商、社交电商以及场景+社交电商之间并不是革命的关系,而是在各个区域不断渗透,把线下的用户拉到线上去。“微信有9亿用户,淘宝只有4亿,还有5亿是淘宝没有服务到的。” 基于此,他计划从社交+场景切入市场,今年2月正式启动了美到屋项目。美到屋主要专注于美妆行业,以线下实体美妆店为依托,将到店用户聚集到微信群。用户可在微信群拼团下单,用小程序将用户转化到线上。 团队于2018年6月开始做社群运营。团长在增加的同时,订单量也在增加,其中做得最好的团长1个月卖出了800单。目前,美到屋累计约有1000名团长,活跃团长300名,每天能产生约1000个订单量。“到12月,日单能接近3000单。” 丁李预计。 目前,美到屋已在杭州开了4家实体店。由于需要靠近用户,美到屋实体店在选址上也较为讲究。“实体店皆靠近居民聚集的小区中心,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实体店都能辐射周边小区。” 这些店面积大约150~200平米左右,开店成本在50~60万。丁李坦言,作为一个场景,店面可以提高用户粘性,也可以为产品和服务做品牌背书。如果用户觉得产品有问题,还可以直接到店解决。 10月,美到屋总营业额约250万元,已实现单月盈亏平衡。下一步,丁李将把主要精力放到门店扩展上,并将目标放到了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这些地区微商发展比较好,也有公司有意向去做代理商。”丁李说。 目前,单店月营收约30万,每家店的SKU在300~400个之间,库房则有约700个。“门店的SKU要精,选大家最常用的。库房里的产品更适合在网上卖,刚需品类更多。” 美到屋的供应商主要来自国内的独立供应商,还可直接对接日韩厂家。产品皆由团队自采,目前40%为代发模式。 在社群运营方面,团队将到店用户引流到微信群后,设立社群团长帮助推广产品。团长推广产品可以获得一定奖励,还可以往下发展团长,以此裂变将用户纳入社群。项目早期获客主要依靠线下实体店引流以及地推。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知识付费学习网 ( 蜀ICP备13002521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